今天是
无障碍浏览|网站制度|加入收藏

您的位置: 首页>>交通新闻>>交通要闻

做强河海联运 推动蚌埠水运高质量发展

发布日期:2019-06-27 16:32来源:市地方海事局浏览量:

市港航管理局以大讨论活动为契机,紧扣“对标中心找差距,立足自身勇担当”这个主题,围绕水运在对标中心中如何发挥作用,找差距、补短板、明思路、转理念、强作风,以滚石上山的爬坡精神,推动各项水运工作对标提升。日前,淮河流域安徽段首个二类水运口岸蚌埠港正式对外开放,淮河干流首条外贸航线也同时开通,千里淮河真正实现通江达海、货通天下,蚌埠港一跃成为河海联运的综合性大港。

填补淮河流域水运空白

蚌埠港是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,同时也是淮河水系主枢纽港,可四季通航江浙沪等省市,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。
蚌埠港二类水运口岸的建设,进一步完善了我市口岸功能,填补了淮河流域安徽段的水运口岸空白。随着该水运口岸的开通,蚌埠及皖北地区外贸货物可以在蚌埠港就地通关,并通过蚌埠—太仓外贸航线对接沿海港口外贸干线船舶,实现通江达海、货通天下。蚌埠港二类水运口岸的建成,意味着在蚌埠设立了“全球性港口快递网点”。
淮河干流首条外贸航线(蚌埠—太仓)的开通, 货船从蚌埠行至太仓,航线近洋可直抵日韩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,远洋则能够连接欧美,覆盖全球中远海2000多个网点。这一航线的开通,促使蚌埠港从内陆港口变成了国际港,进入了全球外贸运输的港口体系。这不仅极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,而且对做大做强国际物流、推动产业发展、承接产业转移、促进加工贸易、引领蚌埠及皖北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等都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,蚌埠的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将不断扩大。

蚌埠港二类水运口岸和淮河干流首条外贸集装箱航线的开通,与蚌埠(皖北)保税物流中心、铁海联运等一道,共同构筑了蚌埠市对外开放的大平台、大枢纽,标志着蚌埠港拥有了自己的出海口,已由过去的一个内陆散件货运码头发展成为河海联运的综合性大港,千里淮河真正实现了通江达海、货通天下,对进一步发挥淮河黄金水道优势,积极拓展区域经济发展空间,助力蚌埠“两个中心”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。

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

“ 欲致鱼者先通水,欲致鸟者先树木。”蚌埠水运部门深刻认识到助力“两个中心”建设,高质量服务淮河经济带建设、助力蚌埠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,归根结底要靠更加有序经营秩序和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来实现。
打造优良的口岸营商环境,高质量构建水运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高地,蚌埠水运部门在这方面做足功课、下大力气,从政策争取到硬件建设,无处不将社会效益摆在首位。

助推政策落地,提振企业经营信心。为了引导航运企业在蚌埠开通外贸航线,保障航班稳定,我市交通、水运部门联合市商务局和市财政局共同出台了《推动蚌埠市水路外贸集装箱运输发展补贴办法》,补贴时间为三年,从航次、重箱、水水转运、港口等四个方面制定补贴标准。

通过补贴办法的制定,可以保障企业在航线开通初期保持航班稳定的积极性,对于外贸集装箱运输给予强有力的支持,同时,也提振了港口经营企业的信心,加快蚌埠港集装箱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步伐。

加强科技应用,提升口岸信息化水平。在蚌埠港水运二类口岸设计之初,我市水运部门将强化口岸信息电子化建设,推进口岸贸易便利化,提升通关时效摆在首位。

建成的蚌埠港二类水运口岸信息化设备及系统配备完善,信息化集成度较高。一是实现业务流程无纸化;二是实现卡口通行智能化;三是实现视频监控高清化;四是实现网络覆盖无线化。

下一步,我市水运部门将进一步充分发挥千里淮河第一大港的优势,做强河海联运,打造内河国际港口,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,为蚌埠全面转型升级、加快“两个中心”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
 

Top